最近,《绝地潜兵2》的PC玩家们恐怕又要举起“差评大旗”了。Steam平台上的评分在一段短暂回升后,再度跌落到“褒贬不一”,而导火索正是那层出不穷的性能问题。
140GB 的“沉重包袱”
这款游戏的安装体积早已突破 140GB,每次更新看似带来新内容,却往往伴随着性能进一步恶化的反馈。玩家们的评价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总结:游戏正在被自己“庞大的身躯”压垮。
卡顿、崩溃、频繁掉线、音频异常,甚至还有玩家报告游戏直接导致电脑蓝屏或强制关机。从社区留言来看,《绝地潜兵2》如今更像是一场“硬件耐久测试”,而非一款能让人畅快游玩的射击游戏。
玩家吐槽:打虫巢还是打Bug?
“为什么我们要双线作战?既要在游戏里清理虫巢,又要在现实中对抗Bug。”一位玩家在评测中讽刺道。
还有人抱怨自己能坚持两个小时才崩溃算是“幸运儿”,而另一位则直言游戏“开机即死”,多次导致电脑死机、不得不强制关机。种种反馈把玩家的失望情绪推到了新高度。
开发商的态度:修复优先,但力不从心?
早在6月份,箭头工作室就表态“100%专注于Bug修复与优化”,承认游戏状态远未达到理想标准。但到了8月,他们又补充称不会推出专门的性能修复补丁,甚至直言“不会解决所有问题”。这让不少玩家觉得,开发团队缺乏对优化的真正重视。
现实情况是,过去30天,《绝地潜兵2》的峰值在线人数锐减10万,口碑也随着差评堆积而急速下滑。玩家们通过“差评轰炸”向开发商施压,希望再次迫使团队正视问题。
“屎山代码”之困
其实,性能问题从游戏上线那天起就一直伴随左右。开发团队虽不断尝试修复,却始终未能根治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底层架构混乱,导致优化成本极高。所谓“屎山代码”,意味着修修补补只会让问题更复杂,而彻底重构又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,这对一家中型工作室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
玩家与开发者的拉锯战
如今,《绝地潜兵2》的局面像极了一场“消耗战”:玩家们一边抱怨性能糟糕到无法接受,一边又因游戏的核心玩法和合作体验而难以彻底放手;开发者则在“内容更新”和“性能优化”之间左右为难。
这场拉锯,短期内似乎看不到明确的胜负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性能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,玩家的耐心将会持续消耗,最终只会用“退坑”来投票。